黑翅鳶羽札 — 我用死薪水,輕鬆理財到千萬
閱讀原因
看到很多人推,說這本是被書名誤導的好書,書名芭樂但內容有料,看到這本在特價我就買了。
而且他封面說16歲就要懂,26歲就可以置產,我已經是一個可悲至極的19歲的人了,再不開始我會死掉,變成一個完全沒有料的人。 焦慮爆欸。
英文的書名是 Millionaire Teacher: the nine rules of wealth you should have learned in school.
Ch1 如同真的有錢人一樣花錢
- 有些人炫富炫到變小丑,累積財富的前提是「絕對不做有為財富累積的事情」,像是無腦刷卡,不記帳,假裝自己很有派頭之類的。這種人從受薪低到受薪高的階級都有。
- 「真的有錢」:財務自由、擁有足夠的投資、退休金或信託基金,可以提供兩倍於國內中等家庭所得的生活水準。Ex. 國內可支付所得為90萬,則有錢人每年的被動收入可達180萬。
- 簡單來說就是降低物慾(因為大多數的物品會折舊)。
- 作者瘋狂嘴砲那些開好車的人。說甚麼千萬富翁都白手起家都開toyota之類的。
(補:他看到的生活跟我們過得很不一樣…作者覺得一般領基本薪水去租法拉利是可以想做就做的事情,然後買車買房也特別簡單,反正我就讀他的理論就好。四個字:降低物慾)。
- debt:極度恐怖,像魔鬼一樣,會讓你死掉,應該極端的避免他。有Debt就應該要專注於還債。
Ch2諾亞定律
(複利、提早開始、 長期持有,結束)
Ch3ETF 債券>壞壞理專、any個股
被動>>>主動 hard to屌打大盤 主動的避險基金沒用的啦
如果有壞壞理專告訴你不要投資指數型基金,就等於他比buffet更聰明。告訴壞壞理專0年後還是穩定打贏大盤再說。
1.交易成本
2.管理費(給分析師的、還有公司營運費用、經理費)
3.12B1費(基金的行銷費用可以隱含到基金本身)
4.銷售傭金(通路服務費,大約要3%)
5.稅(for以實現的資本利得),交易貴但是被忽略。
雖然有一堆額外費用 但是壞壞理專都不會特別說這些佔比有多重,只跟你說他的費用錢獲利%數(看起來很高)。
P105-P107 對主動基金採取全否定態度,我們分析師全部失業。
小結
其實靠我們自己也是可以中期做好績效 只是不知道甚麼時候停損 他說的反對主動個股大概就是我們太笨。如果我們更有眼光 知道甚麼時候跳船的話 其實就可以部份避免。(只是很難。)
Ch4:我看到股市暴跌就開心
買高賣低 是股市常見的迷惑行為。
所以我們要低買高賣,在低點時加碼,反正都會回來。股市基本上完全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他長期會長,結束。
股價是狗,公司盈餘是主人,他終究會回到主人身邊,不會亂漲一通。股市可以看成企業的集合體。
書中利用暴跌等於超市特價的道理,說服我們相信長線。
Ch5投資組合
債券比例=年齡
【懶骨頭配置法】:股債各半(or類似的固定股債配置),每年只找40分鐘看股票多還是債券多,並且重回50%。「維持配置比例的一致性」,剩下就都不重要了。
一般的平衡式基金:太害怕所以全把股票賣光->慘賠。債券可以保險
VT萬歲
營利性的財務管理業者 ex. 普信 富達 百能投資 高勝;Vanguard iShare等是非營利的
理專騙人:如果完全不了解:買組合基金。費用最高;如果看起來聰明些:主動型基金
「快錢借款」
一年54%的報酬率,而且還真的拿到,這真的不是龐式嗎?
- 借貸小額短期資金給那些借不到錢的人
- 有抵押品,所有權屬於快錢借款,但是借貸者可以繼續開。
- 收取高利息,不還錢就可以拿走他的車
- 還設有跑路追蹤部門
- 但是這樣他還是倒了,本金拿不回來,所以不要相信任何公司老闆的嘴巴
- 股癌:「兩張對帳單」理論。
- 股癌:那些跟你宣稱可以賺大錢的,趕快去問他怎麼還不在富豪榜裡面,和你怎麼沒有all in
**新興市場:**GDP和股市成長率並不一定會一樣,像是美國、印尼、新加坡的股市成長率>GDP增長率,台灣 泰國和中國則反之。
黃金是一種保值的產品,他本身並不會孳息。金價並不會水漲船高,他會根據實質利率而漲跌,所以她並不應該長期持有,只能短線操作。
避險基金:
高風險高成本高獲利(相對於作者推崇的ETF)。 避險基金會運用期貨齊全等衍生性金融商品和槓桿來增加利益。雖然管理fee高昂,但是仍然能夠引起投資人的興趣。
- 存活偏差:死3/4,只有1/4存活,那麼我們就不會在乎3/4,而剩下1/4有一半是苟延殘喘罷了。
- 我們不知道哪個基金才是好的。
- 回填偏差:選最好的時機公布
- 資訊不對等:避險基金可以自行決定是否要接露獲利結果。
- Economics只能告訴你公布者的平均數據。可能會被誇大。
伏爾泰:「最好,是好的敵人。」
如果真的要投資股票,也請做長線,而且不能超過投資組合的10%。
- 女生績效>男生,因為女生交易頻率低,不冒險也不高估實力,期望報酬較少。
- 每天看財金新聞,訂閱選股通訊,緊跟財金網站,閱讀華爾街日報和聽電視上的專家開講,就如同大多數的人一樣,我們的帳戶表現非常糟糕。
- 如果真的要的話就去學巴菲特做價值投資,了解你知道的,和了解那些東西是你不知道的,和不能夠了解精通的。
Peter Linch: 投資人應該購買聯笨蛋都能夠經營的企業,因為有意天有個笨蛋會掌管整個企業。
因此,以存股的角度,買傳產會比較好(比較穩定、股利高)。
其他角度有:
- 產品價格能夠持續提高的公司。ex. 可口可樂、嬌生等會持續保持領先地位的消耗品。而戴爾電腦就不是好的對象。
- 保持長期高競爭性的公司。像蘋果就不知道十年後的狀況。
- 負債佔比低的公司。尤其是盈餘-長期負債比。
- 資本報酬率高,賺錢有效率高的公司。
- 經營者持有股數超過10%。不會跳船。
- 報酬率大於無風險債券(十年期)
結論
對於我們優秀的財金系同學來說,這本書的推薦程度是2/10,想要讀基本觀念不如去看灰階思考。
評價:4/10
如果想要看到我的更多文章,請記得按下訂閱按鈕,以看到更多黑翅鳶的台大記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