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不走的管院,虛無的自己

Vincent Ko
Apr 2, 2023

--

觀察記事三篇

感性的自己,陷入追逐的風氣中(但是也不知道在追逐甚麼)

我自己相當習慣刷提,我就是靠刷題才能夠上這所大學的,然後管院蠻多課程也有題目可以刷(雖然不見得有答案,但至少可以跟其他人對或者是練個手感),但是自從二年級開始就有了各種這些奇怪的東西,像是王衍智的計量還有這門資料科學,全部都是用代數去算,而資料科學的數據太大通常是用電腦算,但是你又不得不知道這些底層邏輯的時候,就讓我很痛苦。
我國高中從來沒有看過公式推倒,都是直接拿過來用,現在這些公式推倒全部都來了然後還要全部背起來,這時候我覺得我真的是個笨蛋,只能看者各式各樣的符號發呆,甚麼都做不好。
沒有例子,可能之後第一次看到例子就是考試了,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啦幹,好多性質跟應該要記憶的東西,但是我最近越來越力不從心。
對不起我就是一個眼高手低的垃圾
我真的不會數學
低端可悲文組永遠追不上別人

看到大家的想法後開始思考的自己

https://www.dcard.tw/...
換個平台拔草測風向
想要對商管學生教授初階至中階的python能力,但是出的太刁鑽導致部分多數管院學生寫不出來,但對於電資來說算是普通題目,這種爭論旅人會站在哪一方? 是想要教更實用的基礎能力,可以在實際上運用就好,還是要把各種知識教到最底層,磨練思考能力、讓學生變的更有底蘊呢
雖然裡面夾雜一些對管院生的歧視就是了,我自己也是管院生,很能夠體會他們對管院不爽的點,我也無力反駁就是了,或許就是為甚麼你可以過那麼爽、可以不用被課業虐待的感覺吧。

比較理性層面的自己

quote: 「在一個人的用處與價值由其表現、地位與形象定義的世界裡,不切實際的理想自我不僅值得嚮往,甚至變得必要。」

在學校真的很能夠感受到這種氛圍,很有人開始為了達成理想中的自我而汲汲營營,每天炫耀自己睡不到幾小時,管院跟其他院很不同的是其他院可能是一起度過很多難熬的必修課程,大家一起度過的話比較敢可能會少一些,但是管院沒有明確道路 一切要自己去探的前提下,很多追逐頂尖的人就會不斷的向前,雖然也不確定目標是哪裡就是了,總之維持形象、博取地位再說。

說服管院學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真的很難,學校課業沒辦法讓人保持競爭力,因此當有人冒出頭,得到了一些甚麼然後被其他人聽到實,就像是機會少了一些一樣令人焦慮,所以就會遇到很多人也加入這個行列,過程中遇到的人交到的朋友也是人脈建立的一環,同時充斥者追逐頂尖,然後又愛刻意裝弱的氛圍,總之就是很令人難受就是了。

其實後來想了一下,簡單來說就是缺少歸屬跟認同感啦,對內每個人都在競爭,身旁的朋友都只是人脈的一環,對外又不受到重視,排行在整個校園的最底層,好像只有成為真正的贏家菁英才能夠獲得關注。只能夠提醒自己「有價值≠成功≠經濟寬裕」的觀點,反正我也是虛無主義的忠實信徒,在命定的過程中只有做些改變一點點的事情才能獲得快樂,但沒辦法脫離命運的軌道就是了。

這種心態在我們院上真的很常見,同學們對外被其他二三類科系歧視,對內也對自己的必修所學沒有信心,要靠努力往上、追逐完美來獲得同儕的讚許,想辦法想在這生態中找到歸屬感。
在朋友和認識的人被歸類成各式人脈的管院,或許保持完美才可能博取形象和地位,這也可能是之前提到的那種變形的假謙虛真自誇模樣,或許都只是找認同感罷了

--

--

Vincent Ko
Vincent Ko

Written by Vincent Ko

又名為黑翅鳶羽札,2024年即將邁向大四,正在國泰銀行資訊部門實習,可能會帶來第一手GenAI相關知識。LLM、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處理;財金、管理、財金數據分析。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