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價] 112-2 財務計量 洪志清老師
我剛剛發現在標題中,有時候打教授有時候打老師,請當作同樣的稱呼,不涼但甜,扎實度高,但是有方法可以拿A+。老詩人超級無敵好,而且教學能力很強,如果不怕一堆的數學推導的話可以考慮來修。但是,這個科目很大一部分是econometrics on finance field,所以如果想學更扎實的經濟計量,老師也說推薦去上計量經濟學。建議一定要修過計量導論(財金系大二下必修)、線性代數、統計學,還有英文聽力之後再來這邊。
建議大家在loading不重的時候體驗財務計量的美妙。
有點過於甜蜜的分數,給大家參考,需要花時間,loading感覺大概是3.5~4 / 3學分,略高於平均。老師上課認真而幽默
回到正題,課程介紹:
- 開課系所:財務金融學系(6選4必修)
- 開課時間:禮拜四下午
- 甜度:4.5/5
- 涼度:2.5/5
- 整體推薦程度:3.8/5 (如果不太會數學) 4.5/5(真的對計量有興趣)
- 教科書:他列了20本左右但是我一本都沒看,基本上是靠老師的講義和口頭說明
- 上課方式:全英文、三小時、硬到靠北,偶爾會提早下課,很有自己的步調,偶爾會用STATA輔助說明,老師(和經濟計量的學者)都很愛STATA,但是我們財金系基本上都是用python或R,我討厭R(太慢了)所以用python。期末周的時候要交一份data assigment,主要就是做因子投資和投資組合最佳化管理的內容,但是遠比姜堯民的課程困難就是了。
- 評分方式:期中考(在第十周考試)40%,口頭報告25%、程式設計作業25%、簡單的paper summary 12%,基本上後面三個的分數都是白給,願意花時間做的話分數一定不會太難看。
- 先修課程:計量方法、統計學一上、線性代數。沒修好這三門課你會在前三周被勸退。
上課內容和期中考相關:
The major goal of this course is to equip students with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econometrics with a focus on financial topics. Students are expected to learn fundamental time-series econometrics, empirical asset pricing topics, and recent development in general empirical
finance research which heavily relies on the potential outcome framework. Please be aware that this course will be taught entirely in English
基本上就是計量經濟學的內容加深加廣,還有時間序列相關的研究,這樣的內容會上九周,第十一周的時候會有考試,考的就是老師講過的所有內容,需要有計算題的熟練程度,也需要對每個topic足夠熟稔,才能夠應付各種申論題。老師會在考試之前給三題當作練習,這三題都會考,要好好練習,老師總共會出九題,其中可以選擇其中七題來作答,滿分我記得是15*7=105分,可以寫一面A4小抄,我當時其實沒有太多時間讀書,所以我的方式大致上就是把所有筆記和老師講義裡面的內容都抄起來,最後確實有幾題是可以完全抄裡面的內容得到不錯的分數的,但不建議。考試的內容我有印象的涵蓋CAPM in time series、ARCH、GARCH、time series的特性計算(尤其是unit root)、虛假回歸會遇到的各種問題、multi regression的計算,還有一些變化版本例如改特定參數對回報的影響等等、預測回報。
教學的本身內容就已經足夠困難了(聽說是計量經濟學一、二的濃縮版本),加上英文授課,所以要保持專心和跟上老師的節奏相當困難,雖然老師會好心停下來詢問說有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我們其實都不太確定從何問起。但是下課之後老師會改成用中文回答問題,同時也有office hour可以詢問,所以也可以考慮用這些時間來搞懂相關的議題(但我覺得用中文來講還是很難,或許是我對於計量經濟沒有慧根)
第十一周以後就不會用考試的方式來進行衡量了,而是會講解讀財務論文時會需要的工具,例如proxy, DID等等,這些雖然不會考,但是我們有個作業是要讀論文並且給予一份20-30分鐘的英文報告,所以對這些內容不夠熟的話理論上會報的不夠全面,但是根據上面的成績分布圖,只要內容沒有問題的話就是90分起跳,老師還是很鼓勵大家花時間學習的,也願意給予很多回饋,是個好老師。
總之,老實說我沒有完全弄懂這裡面的所有內容,但是有了初步的構想和印象,因為我這學期不小心修太多課了,所以很多期中考之前的內容我考完試之後就整個忘掉了,然後期中考之後我又都在忙其他的課程內容和耍費所以沒有花很多心思讀後面的內容,深感抱歉。
Data assignment
有三個作業可以進行練習,選一個做就好,其中有兩個是有規定要怎麼寫的,一個是最佳化投資組合相關,一個是momentum相關的因子投資方法,並對這些因子做multivariable regression,我選擇的是後者,並且和同學討論後求出答案。建議大家可以組團一起寫(但是不要完全照抄),基本上有結果出來的話分數就會很好看。另外也可以選擇自己想要寫的code來進行研究,我本來想要用這個方式來繳交code,但是後來想想一魚二吃也不太好,所以最後還是乖乖寫了momentum相關的作業。建議用python寫,並且說明增加更多的因子之後,為甚麼可以得到較好的預測能力。
Paper presentation
要進行20-30分鐘的報告,論文內容老師會給,可以從老師的內容中選一個喜歡的來報,建議選越上面的論文會越比較好了解。第十二周到第十六周陸續會讓同學進行報告,所以可以自行跟小組討論後。選擇大家比較可以花時間研究的時間來進行報告,我們是選擇第十三周報告,那個時候大家比較有空研究一些。報告的內容基本上就是完整的介紹論文的背景、他的實驗方法以及結果,可以看稿(我本來想要不看搞,但是這種學術場合真的不太行,哭。) 老師會在報告結束後問一些問題並且給予回饋,通常是很正向的那種,情緒價值拉滿。超在
Paper summary
基本上就是把其他組要報的論文都看過一遍,並且給予簡單的summary,大概一張A4紙,我是透過chatPDF的協助來快速提綱挈領,得到這篇文章的框架和結果,雖然需要寫其他每一組的summary,但是可以分工寫,很讚。
結論
這是一門適合大家有空的時候慢慢品嘗的課,老師很棒,教學不錯,只是英文授課+課程本身難度勸退了很多人,我也建議大家不要跟我一樣修那麼多課的時候來上這門課,至少我是蠻後悔的,如果有機會的話,我會再靜下心來好好弄懂每一個計量相關公式是在幹嘛。只要有心,老師和助教都非常願意給予協助,而且除了課程本身以外很多內容都可以跟老師聊,包含未來的職涯或學術規劃、碩博士班秘辛、NBA和推理小說等等。最後推薦大家去搜尋老師的PTT帳號,相當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