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閱音樂]好樂團 —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我所要分析的歌曲是由好樂團發行的「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歌曲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NJG6MsKO0k)
這首歌的主要命題,就是在時代的洪流之下,「年輕人」們對於社會的無奈以及控訴,深刻描述這些年輕人們在社會體制框架下的無能為力。這首歌的歌名已經揭露了歌曲的中心思想:「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不知從何時開始,那些長輩們會以各種貶抑形容詞來形容我們這一代年輕人的作為,像是「草莓族」、「一壓就碎」,認為年輕人就是沒有用,天真愛幻想,不能吃苦等等。雖然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但無奈還是被權力結構及不對等的關係下難以為自己發聲。也許世風真的日下,薪資及物價背離使努力和富裕的關聯性越來越低,也許價值觀真的不同,可觀的溝通成本讓年輕人寧願放棄掙扎而任由標籤黏著在自己身上,但我們還是我們,把所有的不滿在這首歌宣洩後,還是得繼續前進阿,這就是人生。
這首歌的編曲反覆而頑固,歌詞內容也不斷地重複,就像是年輕人們在喃喃自語一般。前奏由迷惘、疲憊的低喃開始,前四句由類似的格式,形塑出無能為力的感覺,以及對生活的惋惜,對我來說就像是為了達到他人定義的學業成績而被迫向前的自己,對其他人來說,也許是加班後的無望或是人際關係受挫時的迷惘。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 覺得自己最多就是這樣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 把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 知道勉強卻還在掙扎
你會不會和我一樣 / 被生活覆蓋夢想和希望
接下來那個「長輩」出現了,喋喋不休的講述過去的自己有多努力,使得現在得到了多好的條件,而在他的價值觀當中,我們就是一群只會嚷嚷、不肯吃苦的「年輕人」。成功,真是沉重的謊言…對者你們,年輕人沒話說,反正話語權也在你們手上,而我一無所有,只留下了惆悵。這時,疲憊的年輕人們也放棄了爭執及抵抗,說了接下來的一段歌詞:
我們只喜歡小確幸 / 放棄去改變不公平
我們都空有想像力 / 你們說的也有道理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 只顧著自己眼中沒有其他人
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 不懂得犧牲只想過得安穩
有一點自暴自棄,無所謂的死魚臉躍然紙上,但是更多的是無奈:如果有辦法的話,我當然也想要成功,成為社會定義上的成功的人,但是努力和富裕之間的相關度遠小於階級複製的重要性,到底怎麼樣才能夠成功?我聽過一段順口溜:「讀了一堆聖賢,比不過你老爸就是聖賢」大概就是描述這個概念。他們說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因為我沒有成為你們想要的樣子。
編曲仍然頑固,但是越來越多的和聲,樂器加入之後,氣勢也開始磅礡了起來,從一開始無力的呢喃逐漸變成「我就沒有用阿,不然你想怎樣」的怒吼,帶領著聽眾的情緒進入了高潮。
我知道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 只聽見期盼卻不曾看到未來
我知道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 / 委屈時只敢這樣喃喃自語
我知道我是沒有用的年輕人,因為我沒有成為自己渴望的樣子。
表面上,它所傳達的是年輕人的負面情緒,告訴這些在苦海裡掙扎的年輕人們,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這年代的年輕人儘管擁有更多的資源跟教育,社會卻沒有更多的機會可供人們一長長才,多少的年輕人鬱鬱寡歡不得志,像這首歌mv的留言區就有年輕人們互助,安慰的群聚現象。但是,我覺得這首歌還是有帶來人們繼續向前的力量,在錯綜複雜的社會中,這首歌對年輕人來說就是情緒的出口,世界上有太多的話不能說,人們慢慢地封閉了自我,難以為自己發聲,因為這是社會規範中的偏差行為。藉由這首歌,好樂團把年輕人共同的苦悶及壓抑在胸口的情緒釋放出來,而這對年輕人來說是意義重大的,總是要有個情緒宣洩的出口,把人們的無能為力,具象化成音符的躍動。
有人在留言區提到:「很感謝這首歌的出現,即使自己非常非常努力了,卻始終跟不上,也做不好,最近狀態非常憂鬱,什麼動力都沒有。然而跟著唱了很多次這首歌之後, 我卻再次擁有了動力去面對這個現實社會。」我想,這就是這首歌能夠帶來的共鳴及療效。這首歌的最大的社會影響力,就是他陳述了一個事實:我們都是自由主義下最下賤的犧牲品,一句「自由市場競爭力」就封印了真理,但是真正重要的,永遠都是個體的獨立性,這是身而為人最珍貴的特質。
雖然這首歌最後可能沒辦法帶來實際上的行動,但舔舐自己的傷口的療傷過程中所釋放的撫慰,足以讓身為獨立個體的年輕人勇敢的繼續往前,雖然每個人都只是宇宙中渺小的一顆星星、國家機器下層中最弱勢的螺絲釘,但只要年輕人們繼續堅持在這個社會中走下去,終能夠帶來對社會的重大影響力。那些說我沒有用的人是誰?可能是家人、朋友、同儕,也有可能是陌生人,他們的價值觀賦予我們價值,但是標準又是些甚麼呢?縱使社會上有許多的制約讓我們不得不顧慮,但倘若能夠從這些框架中不斷掙扎挑戰,感受何謂生活的熱忱,不也頗有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