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我看到了滿滿的人定勝天的思維。但是我不認為人類會在AI的世界存活得更好。

Vincent Ko
Mar 25, 2023

--

有人會跟工業革命來跟AI相比,但是這兩件事情根本不可同日而語,結構性失業將會誕生。

大家仍然以嘲諷的態度覺得我的主張是笑話,所以我認為我認為我認為我認為。

【我們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

這部影片點出了很多AI目前的問題,像是他不夠了解人心、只給大量資訊而不是個人化的建議等等,但是有至少三點我認為太過樂觀的因素:

1. ChatGPT是一個廣泛的生成式語言模型,他抓取的是世界上所有的資料,所以他可以回答任何的問題,所以每一個專精領域的深入之事可能相對沒那麼好。但是,只要將訓練的資料限縮在單一領域,並且強化他對單一領域的精熟度的話,是很有可能彌補影片中所提到的缺點的,舉例來說,法官說的那些問題,給的資料不夠全面而沒有相對應責任等問題,是相當薄弱的。

我很喜歡一篇文章的說法,他說AI不能夠取代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連結,這個可以是正面的或是負面的,可能是心理諮商需要所謂的心靈交流,或者是法律中需要一個人來擔保責任,我認為法官可以朝那方面講,單純挑文本中的小問題是不夠的。

2. 詠唱術。他們問的問題可能不夠精確,所以沒有辦法得到好的答案,像是調酒師調侃的那些問題,是因為他沒有在問題中特別說到,所以沒有答出而已。

3. 我認為目前的風向嚴重低估了AI成長的加速度,現在正處於指數性成長的拐點,大家有看到GPT3.5到GPT4的差別吧,才過了不到半年,技術就成長了更多,之後AI能做到的工作只會越來越好,影片中慶幸的點會一個一個被彌補掉。

我建議GQ可以每年都請這些人回來,看看這些人那些已經失去了他們的專業工作。我對未來不抱有任何的期待,人類已經沒剩幾集能逃,最後剩下來的就是因為藕斷絲連的人際關係所殘留下的那些工作,失業率會攀升,我畢業之後找工作會更難,只有靠關係、人脈的管院生,還有知識追得上AI發展速度的理工生得以倖存而已,另外我私心期待心理、社工等人際互助相關的科系會增加其重要性,他們的努力與報酬過於不對等。

「青年人都被送去部教學的學校,然後被迫尋找不存在的工作。最後只能束手無策的看者那些被四處宣傳的迷人人生。」

等等又有一堆人會在下面罵我了,我概括承受。

我完全看不到未來。往前看所有的大計畫都很虛無縹緲,原本只是不爽新創企劃(但是在管院要概括承受風氣),到現在卻覺得新創有可能是不會被取代的出路(但前提要夠新),很羨慕有雄心壯志的人,或者是滿足於現狀,可以過好生活的人。

回頭看遇到了各種爛人,昨天夢到高中的小事又莫名其妙哭醒,醒來看到人與人之間的各種折磨,低卡FB上一堆爛事,有人被霸凌到死有人原生家庭跟屎一樣卻逃不走,連想要養活自己這種小型目標都做不到了,何來的夢想。

我早就沒有了任何的期望和執著,所有的渴望不就是很多爛的選項中選一個比較好的,往前看是一片虛無,往後看又有一堆鬼魂縈繞,醒來遇到的事情好事多不過爛事,世界各個角落悲劇不斷的發生,你不覺得在三體裡面忽然有高等維度的外星人用二向箔把地球變成二維,所有人不復存在是一件很浪漫的事情嗎。

十年前小確幸流行的時候我還覺得自己可以成為偉大的英雄,五年前上台大是一件超屌的事情,兩年前覺得我很適合財金系,現在我不認為世界上有甚麼事情是值得期待的,存活下去的原動力,就是不想讓爸媽失望,還有那種偶爾出現的小確幸,在混濁的人際關係中掙扎,看者世界光速的前進我卻無能為力。

我討厭財金系也不喜歡其他科系,我討厭這個世界,我討厭自己。

我羨慕pinkchain可以做出他喜歡的屌砲歌曲,「事情只要順利就沒事了/我不用UberEats的廣告教我什麼叫做禮節或者做人/當我吹著晚風/走在湖畔這條路在城市邊陲」 公館的河濱漫步,或者騎車到馬場町想想三四十年前這裡是白色恐怖的行刑場,是目前可以做的事情喔,然後我會繼續等可以讓我存活下去的動力,可能是我不可能觸及的愛情吧,或是很親密的友情那樣,可以讓我更活在當下,像是紐約狗狗筆下的貓貓狗狗一樣。

--

--

Vincent Ko
Vincent Ko

Written by Vincent Ko

又名為黑翅鳶羽札,2024年即將邁向大四,正在國泰銀行資訊部門實習,可能會帶來第一手GenAI相關知識。LLM、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處理;財金、管理、財金數據分析。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