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評價】111–1 投資學 何耕宇

Vincent Ko
6 min readJan 5, 2023

--

📌 短評
📌 加簽方式
📌 上課教材
📌 授課內容
📌 教學方式
📌 評分佔比
📌 作業、考試方式
📌 修課心得
投資學 — 何耕宇

1. 短評

⭐ 甜度:4/5

⭐ 涼度:3.5/5 (相較於其他財金系的投資學來說,算是中規中矩)

⭐ 扎實度:3.5/5

⭐ 總體推薦指數:3/5 (有更好的選擇)

⭐ 不想來上課:4/5

⭐ 想要碰到excel等額外工具做投資判斷,或者是想學習課本以外的知識:0/5

⭐ 比較喜歡按本宣科,照套路走的課程:4.5/5

2. 加簽方式

當初在加簽的時候人潮爆滿,從教室裡面站到教室外,甚至擠不進教室,可見投資學這門課有多熱門,其他幾位投資學的老師 (111-1有開班的老師包含何耕宇、陳聖賢、陳彥行) 也是爆滿的,其中大多數都是會計系和經濟系的選修,因為這門課屬於他們兩個系的系定選修。最後加簽的結果是財金系二年級以上全簽,接者是會計系和經濟系的大三和大四,其中大四好像沒有全簽,因為破130人的人數上限了。

雖然到後來上課的人數大概都只有50個上下就是了,尤其是財金系的,我想要翹課時根本找不到有人可以幫抄筆記,笑死。

3. 上課用書

Bodie, Kane, and Marcus, 2021, Essentials of Investments, 12th ed., McGraw Hill.

這本書網路上有盜版的,雖然現在影子圖書館關了不確定有沒有,沒的話可以問我看看。這本書的內容相當詳盡,從淺入深,解釋的也蠻清楚的,只是真的很厚,如果老師講課到的內容都要看過一遍的話,那麼loading會很重,但是上一整個學期的心得就是,看老師的投影片+寫課後習題就很足夠了。

4. 授課內容

第1週 Introduction

第2週 Asset Classes and Financial Instruments

第3週 Mutual Funds and Other Investment Companies

第4週 Securities Markets

第5週 Risk, Return, and the Historical Record

第6週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第7週 Capital Asset Pricing and Arbitrage Pricing Theory

第8週 Mid-Term Exam

第9週 The 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第10週 Behavioral Finance and Technical Analysis

第11週 Bond Prices and Yields

第12週 Macroeconomics and Industry Analysis

第13週 Equity Valuation

第14週 Evaluating Investment Performance

第15週 Options Markets

第16週 Final Exam

這門課和其他兩個老師的授課編排,最大的不同就是他花了很多時間講解純記憶性的投資知識,像是各式各樣的貨幣性資產、證券的名稱和用途等等,到了後來才是一些評價方法、或者是估值等比較跟財金相關的知識,而其他兩個班次都是從第六章開始,然後講解更深入的內容,或者是以課本的計算方式當作主軸進行延伸。如果對於完全不懂債券股票是在幹嘛的投資小白的話算是不錯,但是前面的那些名詞介紹真的可以改上其他更有價值的東西。

5. 教學方式

雖然會錄影,但是錄影的音質很差,而且老師偶爾會抄黑板,雖然抄的東西和講義上面的差不多,同時講的內容通常也不會偏差PPT太遠,但是不管是實體上課或者是線上看他的錄影帶,我覺得都不是太好吸收,老師雖然總是笑臉迎人,並且很認真的解答一些同學的問題(經濟系某位黃同學每堂課不知道要問多少個問題,而且其中沒有幾個是真的想過才說出口的,絕大多數都是忽然爆出一句,然後全班看他表演這樣,問的問題也很個人主義過剩),但是節奏還蠻拖沓的,加上那間教室總是很悶熱,可以理解為甚麼大家都不來上課,而只看補帶。

6. 評分佔比

期中考40%,期末考50%,平時表現10%。

考試的內容大多數都是課本上的例子,期中考的計算題占35%,期末考站50%,因為老師說我們比較不會選擇題,側面反映出計算題其實不會到太難,但是會有十多分是名詞解釋,或者是說請舉一些XXX的例子,那些就真的需要看,而且只有這種題目都會剛剛好不在講義上,有點像是常識題。而一般的選擇題和計算題真的就是看對於講義的熟悉度,建議還是要看過課本還有寫過課本後面的題目。最酷的是平時表現,因為老師基本上不會去在意誰有來上課誰沒有,他只有走進教室時會抱怨一下,但是沒有點名,老師也沒有說這10分要怎麼拿,但是後來聽到潛規則,才知道說你要去找老師「刷臉」問她題目或者是問題,他才會記得你的名字,幫你把那十趴調高一點。我不確定這個部分是怎麼處理的。順帶一提,老師應該沒有調分,所以還算蠻扎實的,雖然學到真正有用的東西可能比其他班少,但是該學的基本上都有接觸到。

7. 考試方式

close-book,可以帶計算機,寫選擇和計算題,計算過程錯誤不會斟酌給分。

8. 修課心得

我覺得上起來就是中規中矩,老師人很好,如果想要上一門普通的課程,或者是想要對投資有最粗淺的認識(定義最粗淺:你頂多知道投資的人在幹嘛,而完全不會讓你學會怎麼樣操作自己的財富),可以來選這門,但是如果想要往更學術、理論的方向走的話,陳其美、陳彥行、陳業寧,甚至是陳聖賢教授都可以考慮看看(從硬排到軟),陳聖賢教授更著重於理論的推導還有教更實務上的公式計算;陳彥行教授則是最多人推薦的,扎實甜,期末報告是要結合課程上所學到的公式和評價方法,上網查詢資料和各種數據之後,推薦某個特定的群體適合的投資方式,我看我同學都上的很有心得,而且期末報告真的看起來挺厲害的,往專業經理人的目標邁進。此外,蕭湛東教授雖然是新教授,但是聽有修它的財管的同學的說法,他上的非常的好,六邊形戰士那種,可以去試試看他的課。

這裡是黑翅鳶,如果覺得這篇文章不錯的話,歡迎幫我拍手,只要一直按著的話,就可以連續拍手囉!如果想要訂閱我的話也歡迎!

--

--

Vincent Ko
Vincent Ko

Written by Vincent Ko

又名為黑翅鳶羽札,2024年即將邁向大四,正在國泰銀行資訊部門實習,可能會帶來第一手GenAI相關知識。LLM、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處理;財金、管理、財金數據分析。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