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次社會學作業:民主參與-以校內交通安全議題為例

Vincent Ko
May 29, 2022

--

Q. 就你可能實際參與的公共領域(社區、校園、市鎮、企業 、或是全國性/國際性事務…),透過本週的課程,你覺得可能有哪些深度民主的參與方式?請提出你認為可以推動的民主創新模式。

A. 我認為能夠所有能夠促進改變的創新模式,都源自於「換位思考」。唯有換位思考,才能夠讓人們脫離自身的盲點之中,能夠更明澈的了解問題全貌,並且以該概念作為出發點,尋求深度民主參與的契機,以及社會所期盼的解決方案。然而,有太多的現實面阻撓導致這樣的願景受到阻礙,譬如說,現今人們所要面對的議題那麼多,那麼我們對於每件事情的了解,要深入到怎麼樣的地步?或者是,要怎麼樣讓原本不願關心議題的民眾做出改變?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問題。在此,我以目前在台大內廣泛被討論的議題:交通安全做為起點,思考現今模式的困境,以及當我們學習換位思考後,由各方面統合而提出的解方。

日前有一名單車騎士被校內的四輪車輛撞成重傷,雖然已經脫離了生命危險,但是也喚醒了學生們對於交通安全的意識,更深層點的就是,安全受到威脅的恐懼,因此掀起了廣泛的討論。學生們大多數以自身的經歷作為出發點,思考我們在使用校內和校外的道路時所觀察到的問題。然而,大多數的說詞都不夠全面,每個人都有者自己的意識形態,且討論圍繞在交流板上的線上討論,缺乏和掌權者進行平等溝通的平台。這樣子的形式固然方便,而且最終也很難凝聚出一個有影響力的結論,而代表學生的學生會,雖然很努力地想要擔任起校方和學生方之間的橋樑,但以目前的形式來說,學生會的力量仍然不夠也不足以讓所有利害人士都能夠充分表達自身的意見。

因此,我所想到的深化民主的方式,就是在校內擔任不同的角色,並且賦權給普遍大眾,讓所有人都具有自由平等發表空間的平台。過往學校和學生之間的管道,是透過實體或網路的一件申訴管道,但是以學生的經驗來說,通常都只會收到制式的回覆,甚至是杳無音訊,而且也只是單方面的陳述,而非雙方的交流,這種無力感使人想要放棄這種方式。我想,真正重要的,就是讓掌權的校方適當的分配權力給所有用路者,其中也包含我們比較不常碰見的代表,譬如說水源阿伯、運送校內貨物的司機,以及外送者等等。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和主張,而唯有他們能夠互相了解彼此的困難點,並且適當的分配權力,社會才會變得更美好,更烏托邦。

我想到的社會參與的方式有幾種,其一是「辦理讓各方都有平等發言意見的公共論壇」,讓所有相關人士都能夠發表自己的意見,並且以小組為單位,混合各種不同背景的參與者形成工作坊,再主題討論達成共識,並且反思現有的制度。因為交通安全所帶來的影響無遠弗屆,因此想要全盤了解各方面的顧慮之處,勢必要花上一段時間。 而校方所要扮演的,就是統合各方意見的人物,並且聘請具有專業能力的人士來協助指導議程進行。

此外,我想直接讓各方人們體驗「駕駛不同的車輛」也有利於人們換位思考,舉例來說,學生往往會嫌棄大貨車駕駛在校內違規行駛,但會不會大貨車駕駛也覺得我們學生的騎車方式令人困擾呢?我一直都很想以大貨車的視角開在學校之中,說不定可以藉由他們的觀點,找出各方做的很好和不足的地方,並且加以改善。唯有身歷其境,才能夠深刻地感受到現實。

最後,我們也可以已開放的態度,邀請各方人士來制定學校的政策,舉例來說,「允許汽車開車入場,甚至開放路邊停車,相對於完全禁止的機車用戶,是否有不平等之嫌疑呢」?當我們一條條的審視條文時,就能夠發現其中邏輯的不同之處,並且可以以此為出發點,去思辨說這些規定是否合理。同時,我們也可以參考國外的例子,來尋求最佳的解答。

--

--

Vincent Ko
Vincent Ko

Written by Vincent Ko

又名為黑翅鳶羽札,2024年即將邁向大四,正在國泰銀行資訊部門實習,可能會帶來第一手GenAI相關知識。LLM、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處理;財金、管理、財金數據分析。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