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平啦哪次不性平

Vincent Ko
Apr 20, 2022

--

幹我差點忘記我上次發的誓言

回到可愛的小圈圈好了

陳薇安

4 小時 ·

【性平委員選舉:不只傷心,更要集結】

針對此次性平委員選舉,有許多高舉「男性受到女權壓迫」的候選人,令許多為性別平等努力的夥伴們十分傷心與震驚。我覺得在選舉即將到來的現在,除了接納夥伴們的情緒之外,我們還是要集結,要重新戰鬥。

性別議題的壓迫仍然相同,戰場卻不同了。婚姻平權的集體抗爭、憤怒與共同感已經幾乎消逝了。現在,性別的戰場轉到網路,而網路所產生的種種後果又經常試圖以法律與行政處理。因此「性平會」似乎成為了反性別運動的人的標靶。他們似乎以為性別平等的核心就是性平會,而推動性別平等的目的就是把性別運動者不喜歡的男性送去輔導,或是審查他們的言論,成為「台大東廠」。不,不是的。我們必須重述我們在做的是什麼。

我們不是要禁言誰,而是確保這個校園中每個人都能夠安心的成為自己,也安心的參與公共決策。

我們不是要讓性別平等變成一個神秘的機構,也不是想要把性平會掌握的審查權力把持在手中。我們在乎的不是只有懲罰與判決,而是希望除了行政與法律之外,我們有更多的溝通與創造。性別平等不是要審查每個人的發言與行動,而是為了不要讓某些濫用他們的權力,否定另一些人的尊嚴、價值與參與公共事務的機會。我們性別運動者要繼續不斷的說性別平等的真實故事與痛苦;我們要繼續肯認不同的生命樣態,與他們一同戰鬥;我們要不把給定的當作理所當然,而是要不斷質問。這些過程,在性平會、在交流版、在校園、在我們的身旁、在我們的身體裡。我們要去告訴所有人這一切。

我覺得有兩件事情是現在的我們必須要一起做的。第一,不斷的邀請新的性別倡議參與者。過往因為有同婚議題的關係,性別議題經常是許多大學生接觸到的第一個議題,或許招募夥伴沒有那麼難。但是在現在,如果性別圈需要一直保持活力,必須要特別努力的尋找不同背景的夥伴,並且鼓勵他們做自己的議題。雖然今年的候選人名單已經確定了,但我們可以一直不斷地培力新的夥伴參選,確保每年都有想法相近的夥伴出來選舉,讓性平會一直是一個能夠好好討論每個案件的地方。

第二是在行有餘力時,去思考怎麼樣可以讓性別議題的受眾更加廣泛。讓同學們知道,性別平等不是只有性平會的判決。性別平等有太多比這個更複雜的事情,有很多難以評斷對錯的痛苦。這樣一來,更多人,不論性別,也能夠理解他們的痛苦、憤恨與不滿也有性別的面向,而他們也能做點事情,成為溝通的一部分。因此,我覺得有關於男性與陽剛氣質相關的議題,尤其是異性戀男性的壓力與改變的可能,會是將來重要的議題。不只是讓異性戀男性對於性別議題更能接受與願意認識,讓性別不只是「女人與同志的議題」,同時也是鬆動與鼓勵反思校園中的陽剛氣質。另外,如此一來,日後以厭女的「男性權利」為策略的候選人比較不容易選上。

夥伴們,戰場已經改變了。或許我們已經累了,對於惡意的攻擊、諷刺、嘲諷,我們既受傷又疲憊。但是在集體的受傷之外,我們需要重整,需要重新出發。需要找到新的夥伴,不論是出來參選的同學,或是其他一同倡議的戰友。我們需要擴展我們的議題到陽剛氣質與男性處境,不要讓性別成為少數人的事,而是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其中,受它限制,但也可以改變它。

讓我們再好好打一場仗吧。從性平委員選舉,投下我們支持的候選人開始。

我們如果相信台大生的話,那我們就要相信這種人永遠不會被選上阿,就像黃宏成台灣阿成世界偉人財神總統得票率不會超過1%一樣。
除非你覺得台大生平均素質比台灣平均還要差,又或者男性就是這樣缺少腦袋的低等生物。
或者,為甚麼我們會汙名化性平會?為甚麼我們不願意了解?這難道不是結構性的錯誤嗎?男性在這裡感到被壓迫,不是甚麼被女權壓迫,而是對裡面不公開的手續感到恐懼,同時學校也不願意發現這裡是學校矛盾的聚集地的事實。

可以想想為甚麼會有這樣的狀況,以及所謂的保密、保護隱私和「黑箱」之間只有一線之隔。
我不是說性平會黑箱,這裡面有非常固定的程序吧,只是為甚麼這樣的程序會被人覺得是黑箱?這不就是對裡面不夠了解,又被這裡傳出來的故事所引導嗎?
受傷,反擊,受到應有的懲罰,這樣子單一直線的想像早就該摒棄了吧。

台大有拍片啦,為甚麼沒人看?是我們純粹爛?還是是你們先汙名化?

阿可是我就真的沒看到阿笑死。

--

--

Vincent Ko
Vincent Ko

Written by Vincent Ko

又名為黑翅鳶羽札,2024年即將邁向大四,正在國泰銀行資訊部門實習,可能會帶來第一手GenAI相關知識。LLM、人工智慧、資料分析與處理;財金、管理、財金數據分析。

No responses yet